全面开放三孩?网友:不好意思,我不配!

来了!来了!
有位网友一针见血说的好:
开放几胎从来都不是问题,问题是生完之后,作为父母需要面临的社会问题,生存压力。
我们为人口增长做出了贡献,谁来为我们的生活做出保障?上班996、超过35岁不招、结婚了不招、全职妈妈复出不招、产假没保障、彩礼吓死人、生了还要帮孩子改作业......
这些问题横在面前,想生也要打个问号。
各种福利和保障不能到位,谈生几胎确实是在增加个人困难。
网易数读数据显示:一孩生育率都逐年降低了,更说别三胎了。
不想生,主要是多个吞金兽,当父母的需要面临多少压力啊!
先来说下经济方面!
网上曾有个统计,养一个孩子的总金额,在102万到249万之间,一般家庭花费在100万左右,育儿成本已经占我国家庭平均收入近50%。
这还只是基础版,没考虑通货膨胀、人民币贬值,也不包括雇月嫂、请保姆、购买学区房,并且孩子从小身体健康,认真读书,不报补习班兴趣班、未来不报考艺术院校,以及不用负担他结婚生子等花费。
如果这些都算进去,养一个孩子,相当于消灭一个千万富翁吧!
有了孩子之后,成年人的消费也自动降级了:
生娃前海蓝之谜,生娃之后百雀羚,生娃之前迪奥奥迪,生娃之后学而思优衣库;
生娃之前烫染拉,生娃之后不烫不拉不染,生娃之前限量款,生娃之后拼多多款;
生娃前挨个打卡网红餐厅,生娃后再没下过馆子,就连结婚纪念日都是去亲子餐厅对着可乐汉堡打卡....
生娃之后突然就懂得省钱了,肿么回事?
经济方面还是次要,毕竟没钱就穷养,最重要的是有娃之后,父母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是无法估量的。
有位年轻妈妈讲了她为什么不愿生二胎:
我先生算是不错的爸爸,可以分担家务,一个人带娃也不会出事儿,但是在孩子发烧,需要整宿整宿监控体温时,爸爸是靠不住的,就半夜谁起来泡奶的小事我们都经常相互抱怨,孩子0-1岁几乎是家庭矛盾大爆发的阶段,婆媳矛盾,夫妻问题,想到这些,我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对一个妈妈来说,陪一个孩子长大,从肉体到精神真的越来越费。
肉体上,费玲珑的曲线,披肩的秀发,光亮的皮肤,炯炯有神的双眼.....
精神上,费她的爱情,她的友谊,她的耐心,她的脾气,她的梦想和理想.....
而且现在育儿也早已不是散养了。
甚至从胎教就开始了,早教,英语启蒙,绘本读玩。要给孩子安全感,要建立高质量亲子关系,总之就是耗费的精力和之前是完全不同的。
而这些还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如果再上学之后,家长要做手工,要接送兴趣班,要辅导作业,要做饭,要监考,要上传作业,要下载某个新的app.......
各种鸡零狗碎,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以上还不是生育率低最核心的原因,最核心的是教育,是学区房!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享受不到好的教育,孩子就没有光明的未来,谁愿意让孩子出来受苦呢?
有钱的生几个孩子还能负担他上国际学校,留学镀金,出来找个好工作,再不济的拼六个钱包买学区房,最次也要读个本科。
上海有一位妈妈,家庭条件属于中产阶级,为了孩子能考上上海四大民办小学,在孩子刚3岁时,就逼孩子开启了“牛娃模式”的教育。
从此,马不停蹄奔波于各种培训机构。为了赢得这场 “牛娃战争”,父母用高剂量、高添加的“饲料”(砸钱买最好学区房,砸钱上最好的培训班)催着孩子长大,当然,也是高成本,在进入小学之前就花了40万!!
试问,有多少父母有这个实力,没这个实力,那只能认命上门口菜小。可是你又不甘心!
孩子的教育才是压在爹妈身上的大山,你说随缘吧,谁愿意让孩子接受差的教育,你说努力挣吧,又是大几百万,太难了。
一台钢琴数万,一节一对一课程200元起步;
游泳、绘画、写字,还有体育培训,最低也是500起步;
另外大语文,奥精班,物竞班、英语培优,无数种补习班等着你…...
曾在微博上看到一个段子:
一位10后小学生在做自己的未来人生规划,父亲在一旁给与他真实的数据支持,在规划的过程中,孩子一直在感叹。
“怎么这么贵呀!这个孩子为什么这么贵呀?”
最后,为了让自己未来的生活过得还不错,他做了一个重大决定— 删!孩!子!
删一个还不够!有几个删几个。
虽然是个段子,但足以说明,别说90后,未来00后,10后更是不愿意生孩子了。
今天说这些,当然不是为了说服大家不要生孩子,而是生之前要想清楚,你有没有这个能力?
原本过得挺滋润的,结果生个孩子就一朝回到贫困户,我觉得这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
把生育自由还给每一对家庭才是我们该提倡的!
大家都是成年了,要不要孩子?有没有能力抚养,谁不明白呢?
你说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