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入百万,去香港当医生这么吃香?快去申请香港优才!

7月中旬,香港高考DSE升学考试放榜,其中4位状元有3位的志愿居然都是当医生。
这也难怪,毕竟香港每年出产的高考状元,十有八九都会选择学医。
2021年,7名状元,5人留港读医。
2020年,8名状元,6人留港读医。
2019年,香港12个状元,10个想读医科。
2018年,9个高考状元,4个想读医科。
2017年,6个高考状元全部想要读医。
在香港能够入读医科的学生,都是较优秀的,医科也被称为“神科”!
对内地学生来说,学医真的是付出高、回报低的职业,学霸报考比例一直不高。香港的状元普遍热衷于学医,这是为什么呢?
除了和同学的兴趣挂钩外,很大程度上跟医生在香港的地位和待遇有关。
在中国香港,医生是妥妥的一份人人称羡的职业,不仅收入高,社会地位也很高。
根据公务员事务局公布的薪级表,以卫生署的医生为例,其薪水参考的是薪级表第32点-44点。也就是说,其起薪为75,585元港币每月。
在香港公立医院,即便一个小小住院医师,月薪也至少7万起步,如果更高级别的医生,月薪再翻一倍都不止。反观内地医生,现在三甲医院的,至少都是硕士起步,但月收入与香港医生比较,则是天壤之别。
在2023年之前,确实难度比较大,但不能说没有希望。
第一个难点:内地医师执照不被承认
因为一国两制的原因,内地的医师执照香港是不承认的。也就意味着我们人到香港之后,需要考取当地的医师执照才能上岗。
香港的医生基本全是本地毕业,港大和中大都是全球TOP50 的大学,但是一年只有 200-300个毕业生。他们毕业后,由香港医管局统一安排,先在公立医院实习一年,然后才能转正式的驻院医生。
第二个难点:香港医师执照考试难度不小
香港医生执业资格试的难度对于医生来说并不小。这个考试对于刚出学校不久的经验较少的医生来说,跟病人面对面问诊的临床考试是难题(据说通过率只有30%);但对于在香港以外地区有多年执业经验的专科医生来说,这个考试要求考全科,再温习不属于自己专科的内容,也不是易事。
来源:香港医务委员会
不过由于香港医生人手持续短缺,香港政府于2021年修订了《医生注册条例》,以豁免职业资格试,吸引非本地读医的医生回港就业。
此处划重点:要有香港永居身份!
好消息来了:在今年6月底,香港特区政府公布第四批获承认的医学资格名单,涵盖21所海外及内地院校、共25个医学课程。
其中,内地共有5所高校上榜,包括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及浙江大学,共7个医学课程。连同第三批名单的武汉大学,内地共有6所大学共10个课程上榜。
换句话,这些大学毕业的指定学科医学生,可以直接申请来香港做医生,一般需要先在公立医院工作,满一定时间后才可以离开。
当然,在申请来港当医生之前需要拿到一个香港身份,那医生拿香港身份的路径都有哪些呢,各位医生朋友耐心往下看。
因此为了解决这一困境,从2023年5月份开始,港府就在人才清单加入了医疗服务领域。
医生类的岗位高达13个,像牙医、护士、中医师等等常见职业都囊括其中,只要你属于人才清单上的类别,就能够获得30分的额外加分。可以大大提高获批几率。
需要注意的是,港府对于人才清单上的职业类别一向审核严格,所以想知道自己是否符合要求,最好先咨询专业人士进行评估。
如果你暂时不符合要求,也不要灰心,可以走香港研修计划,先到香港留学,不光身份问题解决了,还能获得一个不错的香港学历。等有了身份之后,再考取医师执照,不乏为一种“曲线救国”的绝佳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