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证”搜索量暴增1689%,上海人南下香港浪潮又来了?

“签证”搜索量暴增1689%,上海人南下香港浪潮又来了?
继“移民”这一关键词的搜索指数被消失之后,最近我发现“签证”关键词的指数在前段时间又暴涨了1689%,迎来了一波小高峰。
搜索量高达3.7个亿,看来是大家生活逐渐好了起来,有能力出国的朋友是越来越多了。
这次突然的暴增,倒是让我想到了去年春天的上海。
去年4月上海地区“移民”搜索量暴增2846%,大家还有记忆的话应该记得那时候因为啥事儿。
后来没过多久“移民”这个词就不显示搜索指数了(“搜不出就是没有”)。
ONE
上海人,都喜欢移去哪?
与广东、福建、浙江这些有着悠久移民历史的地区不同,上海的出国热,基本上都是在一些比较大的历史节点发生的。
作为曾经的远东金融中心,上海人与海外有了更多的交流和关系,所以在遇到大的历史事件,感觉到不安和危险的时候,一些有海外关系的上海人就会选择离开。
比如抗战时期上海沦陷,就有很多富豪名人跑到了香港,抗战胜利之后他们大多回到上海,但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一些人又跑去了香港,或者是以香港为中转站,移民到了世界各地。
这其中有大名鼎鼎的杜月笙、船王董浩云(他的儿子叫做董建华)、“润学天后”张爱玲等等。
一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大门打开之后,上海才又掀起了一波出国留学、移民的热潮。对应过去十年上海知青去农村插队,当时管这些出国的叫做“洋插队”。有一些是真的去留学的,有一些就是借着“留学”的幌子去国外打工。
当时比较流行的是去日本,日本工资比国内同行业高出10倍以上,你只要有了高中文凭,被对方一所语言学校录取(门槛非常之低),就有可能东渡日本,也就是半年或一年时间,就可以往家里大笔大笔地汇款,而且是外汇。这类信息很有诱惑力。哪家孩子出国了,家人会非常自豪,周围亲朋好友也会非常羡慕。
90年代有部电视剧叫做《上海人在东京》,讲的就是这段时期的故事。至今,在日华人的上海原籍比例也是很高的。
在此后的几十年,上海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经济迅猛发展,上海的出国移民潮也渐渐平稳了下来,开始出现了反向移民潮,即出国之后的上海人又回来了,还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在上海定居。
根据国家外国专家局的统计,截至2019年1月,在上海工作的外国人数量达21.5万人,占全国总数的23.7%。
在没有什么大事件发生的年代,上海人是不愿意离开的,一个上海户口的优越感,丝毫不比拥有美国绿卡要差。
只有在重要的历史事件发生之后,才会触动上海人想要出国的意愿。
现在的上海人移民都喜欢选择去哪里呢?
搜索最多的关键词是“YM加拿大条件”,澳大利亚、美国的移民搜索量也飙升,还有上海人开始拜“润学天后”张爱玲。
今年年初,上海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共受理中国公民出入境证件超过38万人次,创下了历史新高。
与过去的几次浪潮相比,如今上海人在选择时,目的地发生了变化。
最明显的就是,越来越多的上海人南下香港,加入到香港的这波人才引进热潮中。
TWO
国家越来越好,为什么还有人想移走?
说真的这是个很敏感并且容易被扣帽子的问题。
但是既然聊到这了,我觉得也大可不必一直躲躲闪闪,还不如开诚布公的聊聊这个话题。
其实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做出移居的选择,往往和“国家大势”没有关系。
普通人移民总结起来不外乎三个原因:子女教育、生活福利、收入财富。
01、子女教育
教育这块主要分两种:
第一是为了让孩子接受国外的教育。
国内实在是太卷了,为了一个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把孩子的整个童年和青春期都搭进去。
而且很多家长也不喜欢内地的应试教育,所以想让孩子走国际教育的路线,但是上国际学校有身份方面的要求。
所以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规划好一个香港身份,之后再选择是去香港还是在内地上国际学校。
第二种就是纯粹为了地理套利,利用海外身份来另辟蹊径,避免卷入更高强度的竞争当中。
比如孩子有了香港身份的话,就可以参加华侨生联考,不光难度要比高考低出许多,报考人数也很少,
每年大概就四五千人左右,只要能够考到400分以上,国内的985/211大学就稳了。
如果是香港身份的话,还能参加香港DSE考试,上港八大或者到海外知名学府留学,都比内地的考生要容易得多得多。
因此可以说,子女教育是家长群体选择拿香港身份的最最主要原因。
02、生活福利
最后是生活福利这块,不得不承认的是,像医疗、教育、养老这些兜底机制,经济发达地区都普遍做得比较好。
举个例子,拿医疗来说。
如果去香港的公立医院住院两天,所有的花费需要多少钱?
总计费用315港币(入院费75+120/天*2天)
入院费是每次住院要收取的固定打底费用,在此基础上,每天另收120港币。这120港币是个“必选套餐”,也就是说包括了一日三餐费用和期间产生的所有医药费和检查费用等。而且出院费是在出院的时候交,办理入院时无需交押金。
划个重点:这315块,包含了住院这两天所有的医药费、检查费用、住院床位费用、以及一日三餐的费用,所有费用,出院了再结。
而且香港的医疗系统,在彭博2018年世界医疗效率指数中,更获得亚洲排名第一。
这么说可能不太直观,那就换个说法吧。
香港每年的DSE状元(相当于高考状元)最后基本都选择去学医了,因为这是香港收入最高的职业之一。
也就是说,香港的医疗体系,基本囊括了香港最优秀的一批人,通过层层筛选才有治病救人的资格,而且收入极高,高薪养立廉之下,病人不用支付一些“灰色成本”。
在这种医疗体系下,香港也连续多年成为了全球寿命最高的城市。
THREE
收入财富
香港收入有多高这个我就不多说了,网上一堆数据,大家口口相传的洗碗工月薪15K也是真的,地盘工人月入四五万也是常态。
收入多少这个不仅看人,而且分行业,方差极大所以我们暂时不讨论,就说很简单的一点:
在香港,你赚的钱都是你的。
香港最高税率15%,内地是45%,收入越高,两地的税收差距越大。
在香港个人年收入低于13.2万港元,夫妻低于26.4万港元可以免征个税,而内地的个税免征是年收入6万人民币以下,夫妻不能合并申报。
举个例子,内地年收入200万元的家庭,每年需要缴纳个税80万元,到手就剩下120万元。而香港年收入200万元的家庭,每年仅需缴纳个税21.5万元,实际到手178.5万元。
更重要的是,拥有香港身份后,在内地大湾区9市工作的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可以享受跟香港一样不超过15%的个税优惠,这一点对于内地的新移民尤为实用。
因此综合以上原因,大家可以看到普通人移民真的无非就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而已,
和网上所说的“背叛祖国”、“当汉奸”、“二等公民”之类的观点真的是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当然了,我们说移民这件事也不是一点门槛也没有,就比如说香港优才计划,至少也需要满足80分才能有申请资格。
如果您有意向申请香港身份,可以点击下方【链接】进行资格测试,只需30秒就知道你是否符合申请要求。
香港身份申请条件评估:https://www.galaxyoversea.com/grade/1?pla=yinhe-n&spreadword=2311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