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香港上学后,我发现:“以前的苦都白吃了”!

近日,一位内地女生在香港读中学半年多后,在小红书上分享了她对内地与香港基础教育体系差异的真切感受,引发了众多网友的热议与思考。
图源:网络
她直言「以前的苦都白吃了」。目前就读中三的她面临选科,认为这种方式能「发挥自己最大的特长」。
不久前,还有港漂妈妈分享了自己儿子在香港学校的经历,指出香港老师的处理方式与内地大不相同。
她的儿子忘记老师通知留堂而直接回家,被记旷课,而内地老师在这种情况下通常“顶多口头批评一下,不会有记过处分”。这体现了两地在教育管理方式和校规执行上的差异。
这位港漂妈妈补充原因,称“电脑科是一门小众课程,那段时间因为仔仔脚扭伤很严重,就没做它的功课”
至于没有留堂,是因为没足够重视,加上晚上有线上英文课,放学著急回家,给忘了。
图源:网络
香港学校更加注重规则的严格执行和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而内地学校则更倾向于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来解决问题。
不少网友认为,此次处分并非全然负面,反而具有积极意义。它能够让楼主和孩子深刻认识到,学科之间并无绝对的主次之分,每一门课程都值得认真对待。
一位网友所言:“引起重视就是好事。表面上看是对一门副科的重视,实际上却是在培养孩子对大事小情都严谨认真的态度。”
图源:网络
少了形式主义,多了自由时光
对于这位内地女生转到香港读书,香港教育最令她赞赏之处之一,便是少了形式主义的束缚。
在内地私立学校读高二时,她曾面临高考的巨大压力,作息时间是“早5晚10”,每日学习时间长达十几小时,还要参加中学常见的“晨读、晨跑”等集体活动,生活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几乎没有自己的时间,甚至被“逼疯”。
图源:AI
然而,在香港,下午三四点放学后,她可以和同学一起去逛逛维港,喝喝下午茶,自由支配的时间让她远离了原本“卷”的学习生活,拥有了更多属于自己的空间去放松身心、发展兴趣爱好。
这种形式主义的减少,不仅仅是时间上的解放,更是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在内地,学校往往强调集体主义和统一管理,希望通过规范的作息和集体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
然而,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性和个性发展。
相比之下,香港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和选择权,让他们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中探索自我、发现兴趣,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英文授课
语言学习的新挑战
中学阶段就用英文授课,是香港教育与内地(非国际学校)教育的一大显著不同。这位女生在来港读书的前期,面临着“有些课程不太能听懂”的困境。
但通过向同学求教,她逐渐跟上了步伐,得以融入其中。这种全英文的教学环境,无疑为她的英语能力提升提供了绝佳的机会,同时也让她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了如何主动寻求帮助、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
在内地,英语虽然也是重要的学科之一,但在大多数非国际学校的普通中学里,教学主要还是以中文为主,英语只是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进行学习。
这种教学模式虽然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但也可能导致学生在实际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和学习时存在一定的困难。
而香港的全英文授课,从一开始就把学生置于一个沉浸式的语言环境中,让他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接触、使用英语,从而更自然地掌握这门语言,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图源:网络
尊重学生选择
在内地的中学,仪容仪表检查是一项常见的规定,比如要求“所有学生必须剪短发”,这对一些学生来说可能会带来心理压力。
然而,在香港的中学校规里,却没有这一细则,这位女生得以如愿“留回心爱的长发”。
这一细节体现了香港教育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学校更加注重学生的内在品质和自我管理能力,而不是通过外在的统一标准来约束学生。
这种尊重学生选择的理念贯穿于香港教育的各个方面。
在课程设置上,香港中学除了语数英和香港通识这四门必考科目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从众多选修课程中自由选择。
这些选修课程涵盖了商业管理、计算机、旅游、会计等多个领域,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培养多元化的兴趣爱好和技能。
相比之下,内地的选科要求则相对较为严格,不同省份有不同的选科组合要求,学生的选择范围相对有限,且大多数选修课程需要到大学阶段才会开设。
图源:网络
家校沟通细致,关注个体差异
在内地,家校沟通通常以微信群聊为主,老师会随时在群里发布消息、与家长通话联络,这种方式虽然方便快捷,但也容易导致信息过载,家长可能会被大量的消息淹没,难以及时有效地获取关键信息。
而且,集体家长会的形式也使得老师难以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与家长进行深入沟通。
而在香港,家校沟通则更加细致和个性化。老师只能通过邮件的方式联系家长,这种方式相对较为正式和规范,能够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放学后,老师也不会再打扰家长,充分尊重了家长的私人时间和空间。此外,家校面谈采取的是一对一的方式,老师可以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与家长进行深入交流,共同探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问题,这种细致入微的沟通方式有助于更好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每个学生提供更加精准的教育支持。
课程设置丰富,多元发展机会
香港中学的课程设置丰富多样,除了必考的语数英和香港通识外,学生还可以自由选择商业管理、计算机、旅游、会计等众多选修课程。
这些选修课程不仅涵盖了各个学科领域,还与实际生活和未来职业发展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多元化的学习机会。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进行深入学习,从而培养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比之下,内地的课程设置则相对较为单一,虽然也有选科制度,但选科范围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学科领域,如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且有一定的组合要求。
这种课程设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选择范围,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
不过,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内地也在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课程设置,增加选修课程的数量和种类,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
图源:网络
网友意见不一,理性看待差异
在评论区中,网友们对于两地教育差异的看法各不相同。
一方面,有不少与帖主同龄的网友认可香港教育中对学生保留的自由度,如女生可以选择留长发,较早的放学时间意味着能够有更多自我学习的空间,或是发展兴趣爱好。
盈河世纪提供一站式入学服务,为孩子顺利就读心仪学校保驾护航,服务涵盖能力评估、升学与择校规划、学习计划制定、入学面试辅导、录取与注册等,流程包含评估规划、递交申请、日常培训、考试特训、参加考试到录取注册流程都很清晰,不少孩子通过盈河世纪教育团队协助,成功拿到入学offer。
如果你有相关需求,可以直接找我们,我司有专业团队,众多交付的成功案例,一对一高效服务,可以协助你高效办理(咨询19925286148或者+v:YHJTPPFWH)。
他们认为,这种自由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力,让学生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中探索自我、发现兴趣,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另一方面,也有网友认为两地教育差异不能一概而论,尤其是香港中学也有“卷”的地方。
在基础的仪容仪表方面,香港学校虽然没有对发型进行严格要求,但在其他方面,如鞋子、袜子、扎头发的皮筋等都有一定的要求。
此外,香港同样存在学业压力,如果是band3学校的学生,可能需要加倍努力才能进入八大高校。
还有网友指出,“卷不卷”是看自己定义去哪个高点,有些人更在乎国际视野和多元发展,而有些人则更注重学术成绩和升学率。
【开学季福利!香港升学秘籍免费领!】
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想了解香港升学攻略?
银河集团为你准备了《升学必备工具书》!
DSE海量全科配套资料、
香港择校申请攻略、
中产家庭教育破卷指南…
助力港籍考生内地上岸!
现在下方海报,即可免费领取!
学习,是对未来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