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育局辟谣:未更改本地生定义!

前前后后议论了将近一年的香港本地生定义终于有了结果!
详情可以看我们之前的文章→33万人才父母天塌了:香港禁止“考试移民”!
消息一出来,引发了大量优才、专才家长热议。
有内地“高才”的儿子现于上海读中学文凭试(DSE)课程,下学年升中五,原目标升读港大。
新政出台下,意味着儿子最迟明年要转到港校,其母亲向记者斥新修订“太不人性”,打乱儿子升学计划,称若早知有居港限制便不会让儿子读DSE;
有议员引述专才家长称,安排子女入读港高中有难度,盼政府加推措施助受养子女入学。
香港教育局回应
未更改“本地生”定义
香港教育局重申,此次修订并未更改本地生与非本地生的定义--
如果受养子女首次获发签证时未满18岁,依然视为本地生;
但如果未来不符合居港规定,以自资形式入读教资会资助第一年学士学位课程,则不会计入1.5万个本地生资助学额内,但大学可酌情以“超额收生”形式作为取录。
自修生未符合居港年限的,在申请和录取过程仍属于本地生,录取池子没有改变。但是学费变了。入读本港大学时,需要支付“非本地生”学费。
如果以非本地生学费读大学,那么就不占1.5万资助学额,而且学校可以“超额收生”。
也就是说,临时身份的自修生并不是去到了非港籍生的10万人抢6000学位的“国际课程含高考”的超级学霸池子里,而是仍然作为本地生申请,只是要交非本地生学费。
另外,如果受养子女在入学首年因未达居住要求而以非本地生身份入学,其后累积足够居港年期后,可申请转换为获资助学费资格。
2026年入读大学的学生,不受影响。
2027年入读大学的学生,如果在入读大学前,未符合居港一年的要求,申请池子仍属于本地生,入读大学时不获学费资助;但读大学一年后,累积足够居港年限,则可以在大二的时候转换为本地生学费。
2028年及以后入读大学的学生,如果在入读大学前,未符合居港两年的要求,申请池子仍属于本地生,入读大学时不获学费资助;但读大学两年后,累积足够居港年限,则可以在大三的时候转换为本地生学费。
不管是读DSE还是国际课程,都是一样的受上述影响。
人才子女升读资助大学
如何符合“本地生”定义?
综合教育局资料,整理出人才子女符合升读资助大学“本地生”的条件,以及在不同情况下是否符合资格等信息。
教育局修订专上课程学额和资助申请资格,持受养人签证入境、未满18岁学生,须居港满两年才符合“本地生”定义。
1. 人才子女如何符合升读资助大学的“本地生”定义?
受养子女须居港满两年,即在修读课程开学首天前两年在港,首次获入境处签发文件时未满18岁。他们可以DSE中学文凭试,通过JUPAS大学联招申请升读资助大学学位,与本地生一起竞逐资助学额,同时享有等同本地生的政府学费资助。
如未达两年居港规定者,他们同样是本地生,但须以自资方式入读资助学位,院校可酌情以超额收生形式取录,即不会计入资助学额。学费方面不获政府资助,金额相当于非本地生学费。
教育局发言人表示,入学后才符合两年居港规定,之后学费可获资助,即变回“本地生”的学费。
目前政府资助学士学位课程,本地生学费是每年4.21万元,新学年则加价至4.45万元;非本地生则由16万多至20万元不等。八大提供本地生的首年资助学士学额约1.5万个,非本地生学额则最多约6000个。
2. 人才子女居于内地,但跨境来港读书,是否符合资格?
只要提供证明,在所修读的专上课程开课当年的5月31日为止的两年内,以全日制学生身份,就读于本港开办正规课程学校,便符合资格。
3. 目前部分本地学校与内地学校有合作关系,如受养人子女在内地就读,“挂名”在港就读是否符合资格?
教育局发言人表示,不会容许这种情况。假如受养人子女不在港读书,而是“挂名”在港就读,当局知悉后会要求学校解释,亦不会容许这种情况。“如果学校说这个是他的学生,但所有时间都不在学校,是不可以接受的。”
4. 如受养人父母未有来港工作,又或居港满两年后,人才父母签证有变,是否仍享有“本地生”身份?
发言人表示,如发出受养人签证,便不会再研究父母是否在港,“已经系另一个问题”。
如受养人满两年规定,获联招课程取录,但刚好父母未能续签,发言人表示,即父母“身份有变”,受养人签证可能受影响,但有关问题已非教育局决定,“如无签证,就唔可以继续读”,视乎个别院校如何处理,难以一概而论。
教育局局长蔡若莲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当局会在受养人入读大学后逐年检视,假如其父母不再续期人才签证,子女亦会失去受养人身份,要改以其他学生签证留港。
5. 如受养子女在港居住满两年,但在内地如深圳就读,是否符合“本地生”资格?
申请人须向入境处付费申领两年间出入境记录证明,每年不离开香港多于90天。发言人表示,即日来回不计在港,要达到这个要求有难度。
针对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银河的教育专家致电了香港教育局,也给了回复
1.此次政策的调整是不是只影响政府(教资会)资助的学额,不会影响人才计划受养人的本地生身份?
举个例子:优才受养人,不满足居港时间要求也未提前两年在香港中学就读,如果通过 DSE 成绩申请香港本科院校,是否还是可以走 JUPAS 联招,只是不享受教资会资助和本地生学费优惠,但还在JUPAS 的池子里和本地生竞争学额?
【答】:优才和高才一样,政策录取一样的,然后不享受本地生学费,就不在JUPAS学额,但还在本地生名额里(目前政策),本次的第一版的修订不涉及本地生和非本地生的定义,只是费用区别,后面也许会有第二版第三版,需要关注后续新闻
2、首次获发受养人签证是以签证缴费还是签证激活为准?
【答】:签证激活
3、2年居港时间是不是从课程开课当年的5月31日前起倒推2年时间?【答】:对
4、过渡期的1年时间从什么时候开始计算?2027/28学年秋季入学开学时间一般为9月份:
【答】:当年5/31起倒退
5、除了对就读本人有做居港要求外,对于主申是否也有居港要求?是否也需要提供出入境记录?
【答】:主申无要求
6、申请人有香港身份,在国内读国际课程,以国际课程考入香港的前8所大学,可以按本地生来支付学费吗?
【答】:这个要问大学录取,国际生不属于教育局范围
7、中国内港人子弟学校读书,没有在港居住记录,可以算本地生吗?【答】:不算
8、如果今年已录取大学,学费按照本地生,之后3年学费?
【答】:这个不属于教育局范围,可以问回自己大学
新规直指“落户即返内地”的功利性教育移民问题,同时设立缓冲过渡期,避免一刀切影响已来港学生升学。这是港府为严堵考试移民漏洞,筛选“真实贡献者”的重大举措。
这次香港教育政策调整,虽然看起来有点“严苛”,但从长远来看,是为了维护教育公平,让真正想在香港扎根的家庭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对于内地家长和学生来说,与其抱怨政策变化,不如积极应对,提前做好规划。
我们将为您提供全面的能力评估、升学规划、入学辅导等“一站式”服务,助力孩子顺利就读心仪学校!
扫下方二维码
测测你的孩子适合哪所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