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送娃去香港读一条龙学校?入学条件、申请流程及优势一文讲明白!

“一条龙”办学模式介绍
“一条龙”学校,指的是那些资助或官立中学与小学之间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的学校。它们共享相同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加强中小学教育的连贯性。
在这样的模式下,“一条龙”中学通常会预留足够的中一学位,以接收其所属小学的全部小六毕业生。同时,也会为其他小学的学生提供通过自行分配学位或统一派位途径入读的机会。
“一条龙”学校的小六毕业生可以免于参加升中派位,直接升入所属中学。当然,如果学生希望申请其他中学,也可以选择放弃直升机会。
但需注意,一旦申请其他中学未被录取,学生将只能参加统一派位,而无法再保留直升所属中学的权利。
“一条龙”学校的配对模式多样,包括“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和“多对一”等。
其中,“一对一”模式因其便于合作而被广泛采用。此外,“一条龙”中学的中一学位必须多于小学的小六毕业生人数,以确保所有小学部学生都能顺利升入中学。
同时,中学和小学还需属于同一资助模式,以确保收生标准的一致性。
“一条龙”学校分类
香港的小学主要分为官立、资助、直资和私立四大类。
其中,官立小学均不设有“结龙”中学,不过除了 “李郑屋官立小学”,其他 33 所官立小学都有 1 所或多所 “联系中学。
虽然不是直升,但 “联系” 关系能在派位时获得一定优先度,家长可留意学校官网的 “联系中学” 信息。
而在资助小学中,“一条龙”学校则以其升中优势而备受青睐。目前有 15 所资助小学与对应的资助中学 “结龙”,核心优势是:只要孩子读完小学六年,中学必须无条件接收,不用看成绩。
直资和私立小学中也有不少“一条龙”学校,但学生需满足中学的基本要求才能确保直升。
以下是资助中小学的“一条龙”学校名单,有关直资和私立学校“一条龙”办学的具体安排,家长须直接向个别有关的直资或私立学校查询。
来源:香港教育局
“一条龙”学校如何申请
在香港,无论是“一条龙”学校还是非“一条龙”学校,其升学途径都大致相同。
1. 小学申请:分 “官立、资助” 和 “直资、私立” 两类
第一阶段(自行分配学位):每年 9-10 月申请,学校拿出 50% 的学位自主分配。家长可以选任何学校网的 1 所官立 / 资助小学申请,不用受住址限制。 第二阶段(统一派位):次年 1-2 月填报志愿,学校拿出剩下的 50% 学位。 统一派位分 “甲部”(10% 学位,可跨网选 3 所学校,优先照顾有兄姐在读或家长在校工作的家庭)和 “乙部”(90% 学位,按住址所属学校网选校,家长要按意愿排序填写)。
孩子赴港上学需满足的条件
无论申请哪类「一条龙」学校,孩子和家庭都要先符合香港的入学基本要求,缺一不可:
1. 身份要求:必须有香港合法居留证明
孩子需要持有香港居民身份证、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或有效的香港签证身份书(如受养人签证、非本地学生签证等)。
简单说,要能在香港合法居住,才能申请本地学校。
2. 年龄要求:符合教育局的入学年龄标准
小一:年满 6 岁(比如 2025 年 9 月入读小一,需在 2019 年 8 月 31 日前出生); 中一:年满 12 岁,且完成小学六年级(香港小学为 6 年制,中学为 6 年制,其中中一至中三为初中,中四至中六为高中); 插班:需符合对应年级的年龄范围,比如插班中一不能超过 13 岁,插班中四不能超过 16 岁(具体以学校要求为准)。
3. 学业要求:通过学校的评估(笔试 + 面试)
官立、资助校:小一、中一的统一派位不考试,但部分学校在 “自行分配学位” 阶段会面试孩子(考察语言表达、行为习惯),甚至面谈家长(了解教育理念); 直资、私立校:几乎都要笔试(小学考中文、英文、数学,中学加考通识或科学)和面试,部分热门校还会看孩子的小学成绩单、获奖证明等。
4. 经济要求:家长能承担学费和生活费
官立校:学费全免,只需交书本费、校服费等杂费(每年约 1000-3000HKD); 资助校:学费全免,杂费和官立校相近; 直资校:学费每年 3-10 万 HKD 不等,部分国际体系的直资校学费更高; 私立校:学费每年 5-20 万 HKD,国际学校学费更高(; 生活费:香港租房、饮食等成本较高,一个孩子在港读书,家庭每月至少需要准备 1.5-2 万 HKD 的生活费(不含学费)。
5. 材料要求:准备齐全申请材料
申请时需提交的材料(具体以学校要求为准):
孩子的身份证明文件(香港身份证、出生证明、签证等);
家长的身份证明文件(身份证、港澳通行证、住址证明等); 孩子的学业证明(小学成绩单、成长手册、获奖证书等); 报名表格(从学校官网下载或现场领取); 其他:部分学校要求提交推荐信、孩子的作品(如绘画、作文)等。
选择一条龙学校意味着选择了一种长期而连贯的教育路径。它不仅能让孩子享受连贯的教育,还能省去升中派位的麻烦。
但每所学校的教育理念和课程设置各有特色,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兴趣和需求选择最适合的学校。
无论选择哪种类型的学校,提前规划、充分准备总是成功申请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