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一学区房狂降662万元#登上微博热搜。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深圳学区房中的“爱马仕”——国城花园一套法拍房以2206万元成交,这个价格与2月初同一户型单位成交价相比下降662万元。
虽然,有知情人士透露,国城花园这套法拍房成交价格另有隐情,但据《时代周报》调查,近期深圳学区房价格的确出现松动。
比如深中学区房金丽豪苑、南二外海德学区房观海台、深高北学区房莱蒙水榭春天5期等多个标杆学区盘均有业主下调报价,其中不乏降价百万的房源。
学区房真的要凉凉了吗?
降价662万元的这套学区房,房源面积为127.82平米,以2206万元成交,当时这场拍卖吸引了15位买人参与、1.33万次围观。在经过147次出价后成交,单价为17.26万元/平米。
即便围观热度很高,但该房源成交价与2月初同一户型房源的2868万元成交价相比,仍大降662万元。国城花园位于福田百花片区,是深圳最具代表性的学区房。尽管是楼龄已超25年的“老破旧”小区,但因拥有深圳实验小学+深圳实验中学的双名校学位,国城花园均价超过20万元/㎡。可以说是学区房中的“爱马仕”。此前,国城花园还因房源总价超过半数A股公司市值而刷屏社交网络。去年,爱马仕国城花园一套44平的房子。成交价格达到1420万元,折合每平方米32.27万元。才仅仅过了几个月,就已经降价到17万一平,降幅超20%。从近期市场情况看,这些顶级学区房的房源不仅拍卖价降了,连业主放盘价也开始下跌。在深圳南山,一个名为“观海台”的楼盘房源,两天内报价下调140万。位于南山中心区的海印长城也有降价情况,该楼盘配套的学位是附属南山二外学府中小学。贝壳网显示,该楼盘一74平米房源近两周降价两次,降价64万。此外,莱蒙水榭春天5期、中海阳光玫瑰园、八卦岭片区等分布于龙华、南山、福田等区的学区房均有业主降低放盘价。特别是前期涨幅较大的学区房,在“2·8”楼市新政后,有不同幅度的回落。除深圳外,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学区房也都迎来了降价。以北京海淀为例。2020年多校划片后,海淀区的优质学区房一度跌了10%。而上海今年刚出的“名额到校”政策也很大程度上掐灭了“初中学区房”的概念。比如公民同招、名额到校、多校划片...虽未提到房价两字,但这些组合拳打出来,让学区房降温不少。更有部分城市调控多次升级加码,抑制炒房,甚至对“法拍房”、“学区房”作出限制或调整。父母花几百上千万买学区房无非就是希望靠着孩子能上一个好学校,但买了学区房就一劳永逸了吗?今年1月份,上海某学区房的房子突然降价出售,原因竟然是该小区娃们的统考成绩考砸了。
降价的小区为上海紫竹半岛,该小区对应的学校是“闵华二”,本来也是大家看好的重点学校,但世事难料。2020年的期末考试,“闵华二”的成绩并不好,只排到了全区的第九。比上一次排名还降低了4位。结果引发小区房价直接跌掉300万。对此,有家长生怕自家房价下跌,惊呼:千万不能让娃参加统考。
虽然经媒体辟谣,该传闻中的部分信息有明显漏洞,与事实不符,但我们还是可以从这一事件中认识到一些事实——学校学生的成绩越好,也就说明学校的教学质量越高,于是家长对学校的认可度越高——因此,才引起了该学校周边学区房房价的水涨船高。这一逻辑链中的一个重点是:“将孩子的成绩归结于学校”,但到底是牛校成就了牛娃,还是牛娃成就了牛校?买了学区房,就期待孩子成绩一飞冲天,显然是不现实的,天价学区房也有可能换来一个“渣娃”。当然,花天价买学区房最怕的不是孩子考砸,而是上不了学。去年,深圳福田区几个小区的家长为了孩子能上深圳高级中学初中部,不惜深夜在教育局门口集体下跪维权。事情起因是这样的,深圳福田区有8个小区的部分业主在给孩子报名时,却收到了深圳市高级中学南校区入学申请不予通过的信息。原因是他们的房子面积太小了,只有30到50平方左右,被学校定性为“商业公寓”而非“住宅”。业主们又气又急,当初读小学的时候房子是按“住宅”论的,学位妥妥的,怎么上初中就不是“住宅”了?而原因只有一个,今年学校初中学位太紧张了,据了解,深圳高级中学初中部南校区今年的招生计划是630人,但属于这个片区的有54个小区有几万住户,要上初中的孩子远远超出了630名。怎么选?于是学校采纳了一些建议,首先将房屋面积小的业主排除了……所以才有了开头这一幕,家长深夜集体下跪维权,花千万重金买下的学区房,最后却上不了重点学校,没准房价还会大打折扣。
由于学区政策是由教育部门制定,买学区房通常会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学区变动是常有的事,今年还在这个学区,明年可能就不是了。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小舍得》中,南俪夫妇了为孩子能上好学校—雅德中学,不惜花重金买学区房。由于雅德中学刚实行新政——以后孩子上学只看学籍不看户籍,要上雅德初中,那必须是雅德附小或者二附小的学生,如果不是这两个小学,有户口有房子都没有用,也就是说,几百万的学区房白买了。这样的变数不只是存在电视剧,现实生活中也是常有的。比如杭州公办小学在2020年公布的录取学生名单中,就标明了一点,有学区房还得看孩子的落户时间。自2022年1月1日后,户籍从外省市或本市其他区迁入海淀区的适龄儿童申请入小学时,不再对应登记入学划片学校,在区内协调解决。也就是说,未来再想买海淀学区房就必须是孩子未落户才有可能享受片区内入学。 种种迹象表明,以后靠买“学区房”上名校这条路是“越来越难走”,有钱都不一定买得到学区房,有学区房也不一定有学区!你愿意花几百上千万买套学区房,你为什么不把这钱给孩子留学?同样都是为了孩子的教育,花几百万让孩子出去留学,还不用挤国内高考的独木桥。或是花几百万搞个投资移居,把孩子变成外国人,外国人读国内重点大学的难度也比内地孩子低得多。对学区房抱有执念的家长,不妨换个角度,看待孩子的升学。升学道路千万条,何必选那条竞争最大,最不确定的呢?
北上深广的家长们不惜买学区房、抽签摇号千方百计争取学位,一线城市,房价居高不下。
有些家长眼光更长远,更有“野心”的家长,早早就为孩子做身份方面的布局。
有了身份不仅能帮助孩子获取跟当地人同等且免费的优质教育资源,还能让他们在未来的路上有更多可进可退的选择。
拥有一个香港身份:进可在国外名校深造;退可回国参加华侨生联考、DSE考试进入国内名校。
香港身份办理条件测评:https://www.galaxyoversea.com/synthetical/synthetical?pla=sq&spreadword=xyinhe2105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