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2025年香港施政报告出炉,人才、投资、教育政策全解析!

重磅!2025年香港施政报告出炉,人才、投资、教育政策全解析!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17日)发表新一份施政报告,主题是“深化改革,心系民生,发挥优势,同创未来”。 一起来看下施政报告的重点吧。 《施政报告》开篇,首先回顾了本届特首上任3年以来的整体成绩。 1️⃣ 公屋上楼周期:平均等待6.1年缩短至5.1年; 2️⃣ 家庭收入中位数:三年上升3,000元,增幅约11%; 3️⃣ 香港经济增长:负转正,预计今年正增长2-3%; 4️⃣ 香港金融中心地位:上升一位至世界第三; 5️⃣ 整体竞争力:上升四位至世界第三; 6️⃣ 人才竞争力:两年共升了12位至世界第四; 7️⃣ 安全城市排名:跻身十大,位列世界第七; 报告立足过往施政成果,聚焦人才、投资、教育、金融、民生等核心领域推出系列新政,为香港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也为全球投资者、求学者及人才提供更多机遇。 一、过往三年施政:从“治” 到 “兴”,核心指标全面向好 历经三年施政,香港在民生改善、经济复苏与城市竞争力提升上取得显著成效,为后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民生福祉提质:公屋平均上楼周期从6.1 年缩短至 5.1 年,缓解居民住房焦虑;家庭收入中位数三年上升3000 元,增幅约11%,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 经济活力复苏:经济增长由负转正,2025 年预计正增长2%-3%,摆脱此前增长困境;金融中心地位升至世界第三,整体竞争力跃居全球第三,重新跻身全球经济核心城市行列。 人才吸引力跃升:人才竞争力两年内累计上升12 位,位列世界第四、亚太第一,安全城市排名跻身全球前十(第七位),为“抢人才” 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 截至 2025 年,各类人才计划已吸引超 23 万人才来港工作发展,其中七成人才年龄在 40 岁以下,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 二、人才战略:持续加码,构建“引才 - 留才” 全链条体系 香港将人才视为经济发展核心引擎,2025 年施政报告明确“不暂停人才计划”,通过优化政策、强化配套,进一步巩固人才竞争力: (一)核心人才计划:高才通成“中坚力量”,多路径覆盖不同群体 高才通计划:成效最为突出,申请续签率达55%,获批人才素质极高 ——95% 月收入高于香港 2 万港元的收入中位数,50% 收入超 4 万港元,主要集中在创科(17%)、金融(19%)、商业贸易(23%)等重点领域,每年为香港贡献约 340 亿港元经济价值(占 GDP 的 1.2%)。该计划分 A/B/C 三类,A 类面向年收入 250 万港元以上人士,B/C 类针对全球百强本科毕业生,无配额限制(C 类限 1 万人 / 年),审批快(1-2 个月),成为中产家庭赴港主流选择。 多元路径互补:除高才通外,优才、专才、进修、投资移民四大路径形成覆盖—— 优才计划适合综合素质强的高学历、名企背景人士(3-6 个月审批);专才计划针对获香港企业聘用者(1-3 个月审批);进修计划通过赴港攻读全日制课程获取身份(2-3 个月审批,兼顾学历提升与身份规划);投资移民则面向大资产群体,共同构成 “多层次、分类施策” 的人才引入体系。 (二)留才配套:教育、住房双管齐下,解决人才后顾之忧 教育配套升级:针对人才子女教育需求,推动中小学与国际化接轨,试点允许直资学校通过自资模式扩招持学生签证的非本地学生;在高等教育领域,不仅放宽非本地生限额,更通过“城中学舍计划”(允许商厦、酒店改造成学生宿舍,拆旧建新也享政策优惠)、拨款 4000 万港元支持八所资助大学开展国际宣传、举办暑期游学活动,提升非本地生在港生活学习体验。 住房保障加强:公营房屋未来五年供应量达19 万个(较上届增三成),十年计划建 30.8 万个单位;针对刚需置业,将物业印花税 100 港元上限从 300 万港元提升至 400 万港元,惠及约 15% 成交个案,同时弹性增加洪水桥、厦村等区域土地供应,减轻人才置业压力。 如果你对香港身份感兴趣,可以点击下方链接去做一个专业测评查看结果,符合(优、专、高、留和投资)哪一种,或直接来联系我【微电同步:18145843328】一对一免费咨询↓↓↓ 香港身份申请条件评估:https://www.galaxyoversea.com/detail/1?pla=yinhe-n&spreadword=250918-1 三、投资移民:门槛再降,平衡“吸资” 与 “稳市场” 2024 年 3 月重启的 “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在 2025 年施政报告中进一步优化,降低准入门槛的同时避免冲击本地市场: 核心调整:申请人需在港投资不少于3000 万港元的要求不变,但房地产投资计算规则更灵活 —— 非住宅物业(商铺、写字楼等)可算入投资额从 1000 万港元提升至 1500 万港元,且成交价无限制;住宅物业可算入额维持 1000 万港元,但成交价门槛从5000 万港元降至 3000 万港元,大幅降低高净值人群通过置业移民的难度。 投资组合明确:获许投资资产涵盖股票、债务证券(无上限)、合资格集体投资计划、有限合伙基金(总上限1000 万港元)、存款证(上限 300 万港元)等,投资者可选择 “1500 万非住宅 + 1500 万其他金融资产” 或 “3000 万以上住宅 + 2000 万其他金融资产”等组合,兼顾资产配置与身份申请。 这意味着投资者若选择商业地产作为投资标的,将获得更高的额度认可,对于计划在港布局商业、工业或写字楼物业的投资者来说,资金利用效率显著提升。 同时,这一调整让更多中等价位的优质住宅进入投资视野,扩大了投资者的选择范围。 四、教育新政:扩容与提质并行,打造国际教育枢纽 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本次施政报告的另一重点,多项政策调整为非本地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升学空间,同时也增强了香港身份对家庭申请人的吸引力。 现时港府每年提供15000个资助学额给本地生,已明确会维持,不会减少。 香港以高等教育为核心优势,2025 年施政报告通过 “限额放宽 + 资源倾斜”,进一步巩固国际教育枢纽地位: 非本地生限额大幅提升:2026/27 学年起,每所资助专上院校的非本地生自费就学人数上限,从本地学额的40% 增至 50%;资助研究院研究课程的超额收生自资学额上限,从100% 增至 120%。数据显示,2024/25 学年香港八大非本地本科生仅占本地学额的 23.2%(港大最高 30.1%,教大最低 12.6%),远未达此前 40% 上限,新政后仍有充足扩容空间。 保障本地生权益:明确每年15000 个本地生资助学额维持不变,同时对新来港受养人(未永居)申请资助学额设置 “居港 2 年” 门槛(2028/29 学年起实施,含过渡期),平衡非本地生扩容与本地生利益。 中小学教育方面:直资学校将以试点形式获准申请上调班级数目及每班学生人数,通过自资模式增加非本地学生录取名额。国际学校发展也获得政策支持,已有两所空置校舍被分配用于发展国际学校,北部都会区亦预留土地用于同类建设。优质国际学校还可通过自资模式增建包括学生宿舍在内的各类设施。 香港中学文凭考试(DSE)的国际认可度持续提升:目前已获全球1100所高校认可。政府将通过各类国际教育展览加强推广,教资会更拨款4000万元资助八所资助大学加大国际和内地宣传及师生招揽。同时计划推出一系列"游学香港"活动,为非本地高中生提前体验香港教育环境创造条件。 《施政报告2025》推出的一系列重大利好政策,既能够推动香港持续走向繁荣发展,也能为本地居民、各界投资者以及各类人才带来更多机遇与切身福祉。 如果您也对“香港身份”感兴趣,或希望深入了解更多移民政策,欢迎来联系我们银河集团。 银河集团不仅为客户提供香港身份办理、续签业务,还提供香港开公司、子女教育规划等等香港“一站式”服务,让你省事省心。 银河集团,2007年成立,专注香港身份18年,现已经发展成为全国香港身份领域大规模的公司。我们提供香港“一站式”服务,您在移居香港期间需要其他服务,如香港身份续签、注册公司、孩子到香港择校、赴港生娃、租车驾照等,都可以找我们一站式服务,为您在香港的生活保驾护航。 如果你对香港身份感兴趣,可以点击下方链接去做一个专业测评查看结果,符合(优、专、高、留和投资)哪一种,或直接来联系我【微电同步:18145843328】一对一免费咨询↓↓↓ 香港身份申请条件评估:https://www.galaxyoversea.com/detail/1?pla=yinhe-n&spreadword=2509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