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又发20亿红包!内地居民也可享受?

港府将在不久后发放20亿红包?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将于下周三(9月17日)公布新一份施政报告。社会各界人士正翘首以盼,并揣测政府会出台什么样的经济利好措施。
国际投行瑞银发表报告称,在房地产领域,预期重点关注的范畴包括可能对价值400万至600万港元住宅物业的交易减免印花税,也可能进一步放宽“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下的住宅物业投资范围。
该投行还进一步预测,“多次往返”个人游签注可能扩展至深圳以外的大湾区城市居民,借以利好香港零售业的发展。
港府将发20亿红包?
瑞银认为,对400万至600万元物业买卖的印花税减免(由现时的1.5%至2.25%降至一律100元)的可能性为中等水平。预计港府在这一项每年税收损失不超过20亿港元,与2023至2025年间每年获得140亿至700亿元土地收益相比,属于相对较小的金额。
如果这项利好能推出,预计将会较大刺激香港楼市的交易和投资,内地购房客尤其是“新港人”刚需群体也将享受该便利。自香港楼市全面“撤辣”以来,内地购房客大举入市,该人群在港买房占比从2023年上半年的15.9%,一路上升至今年截至7月份的24.2%。
目前,400万至600万元价位的物业占整体市场成交量的32%。瑞银指出,针对性印花税减免有望进一步刺激市场成交量,加快行业去库存,并支持土地销售。
细价楼带动香港楼市升温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份,香港“财神爷”陈茂波在发布《财政预算案》时表示,为减轻购买房价较低的住宅及非住宅物业人士负担,将征收100港元印花税的物业价值上限由300万港元提高至400万港元。由此大幅刺激了小户型房的交易。
瑞银报告称,港币400万元以下物业的成交量年初至今已上升40%,达11663宗。
另外,据美联物业数据,截至8月21日,今年香港一手房已录逾1.25万宗成交,不仅高于2022及2023年全年水平,更已达去年全年逾8成。
新盘交投激升,上升动力主要来自中细价楼。截至8月21日,600万港元或以下成交高达6759宗,较去年同期的3521宗激增92%,使得600万元或以下的一手房成交量占比达到53.7%,成交量及占比均创自一手销售条例以来的12年新高。
而在600万或以下的一手房注册量中,香港买家占比在前7个月增加至76.9%,香港本地人正成为这轮楼市情绪复苏的主力军。如果印花税减免的物业价值范围能从400万提升至600万,预计将会对香港楼市产生较大刺激作用。
购房通短期内未必会推出
另外,在7月底,陈茂波放风称,港府正与中央机构研究,放宽内地来港人才调配资金在港买房限制,同时又避免出现资本外流。即外界俗称的“购房通”。
瑞银认为,尽管仍有许多细节需商讨,但该计划不会在短期内全国推行。不过,任何政策更新都有可能释放因美国加息而受压的本地潜在需求。
针对豪宅市场,瑞银认为,港府进一步放宽“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下豪宅投资限制的可能性在中等水平,目前该计划仅涵盖5000万港元或以上的物业。
放宽入境以促进零售业
新的施政报告中,香港政府也可能会出台措施吸引更多内地旅客,以促进香港本地零售业的发展。且在今年,粤车南下计划推进速度较快,此前已初步定下每日限额100辆内地车辆可进入香港市区,相关细节仍在调整中。
因此,瑞银预测港府可能放宽游客入境规则,例如“多次往返”个人游签注可能扩展至深圳以外的大湾区城市居民。由此将会方便更多人群来港游玩消费,利好在港人北上消费潮下香港本地零售业的发展。
9月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香港7月的零售业总销货价值的临时估计为297亿港元,按年升1.8%。这得益于访港旅客持续增加,7月达439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升12%,带动本地消费。
政府发言人表示,7月零售业表现继续靠稳。零售业总销货价值按年上升1.8%,升幅较上月稍为加快。展望未来,本地消费气氛可望保持平稳。政府积极推动旅游业和盛事项目,也会有利于零售业发展。
银河“好生意”新产品可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从选好生意,看透生意,到接稳生意再到管好生意,让创业者实现远程做老板,轻松拿收益,助力新港精英快速落地生意,合法合规通过身份续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