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rcode

7*24小时客服热线

400-6066-536

0755-88297653

首页 > 资讯中心 > 香港生活 > 资讯详情

新加坡陪读家庭新选择香港身份--孩子升学+税务优化+事业拓展的「确定性」方案

发布时间:   2032

新加坡凭借其优质的教育资源与稳定的社会环境,近年来成为不少内地家庭海外规划的热门选择之一。


然而,随着本地永久居民(PR)审批门槛持续升高、政策不断收紧,许多家庭逐渐陷入“陪读焦虑”与“身份困局”之中。


对不少陪读家长来说,最令人煎熬的并非孩子的学业压力,而是PR申请迟迟没有回音、去留难定的被动状态。如果你也正在这条漫长的等待之路中耗尽心力,或许现在正是时候,认真考虑一个更具确定性的「Plan B」——香港身份。


1755054127393483[1].png

新加坡困境:

一场没有标准答案的“PR抽奖游戏”


不少中产家庭选择新加坡,本是看中其全球一流的教育体系——父母通过申请工作准证(EP),以“自雇”或“创业”实现移居,孩子则可享受优质本地教育。然而这场原本期待“教育+移民”双赢的规划,却在PR这一关屡屡卡壳,步履维艰。


新加坡的移民路径看似多样,但真正能够稳妥获永居的通道实则异常狭窄。


此前,一位在新生活14年的17岁缅甸籍男孩在Reddit发帖引发广泛共鸣——他3岁来新,读政府学校,O水准考获5分,口语流利、朋友圈本地,却多次PR被拒。


“我再怎么努力融入,也跨不过IC颜色的界线”,这句话道出了无数高知家庭的隐痛。


企业微信截图_1756692049921.png


这类案例并非孤例,更像是系统性不确定的缩影:

  • 马来西亚籍女生,自幼在新读书直至大学毕业,PR被拒8次;

  • 屡获国际奖项的印度裔音乐天才,依然拿不到身份;

  • 中国籍护士母亲是PR,其幼子两次申请均被拒。


许多家庭通过自雇EP这一主流商业通道登陆新加坡,却发现现实远比设想艰难。


更无奈的是:新加坡陪读签证不允许工作。这意味着大多数陪读家长处于无法合法工作的状态,既难以拓展职业价值,也无法通过正常就业累积移民积分。


高门槛与复杂的“积分游戏”已是第一重挑战。

新加坡人力部(MOM)推出的COMPASS积分系统,从薪资、学历、企业人员多样性及本地就业支持四大维度进行评分,申请人须达到40分。

  • 月薪门槛:2025年开始新申请的普通行业EP需5600新币起(金融业6200起),且申请者的年龄越大,收入门槛越高;为家人申请DP准证,月薪则需6000新币以上(约人民币3.2万)。

  • 学历门槛:非QS前100高校毕业,本科学历仅获10分。

  • 企业运营门槛:公司需真实运营、有办公场地及业务流水,续签时还会重点考察是否促进本地就业,通常建议雇佣至少1-2名本地员工。


企业微信截图_17566920752045.png


而比高标准更令人焦虑的,是“黑箱审批”与高度不确定的续签结果。

与其他国家不同,新加坡从未公开明确的PR审批标准。即便条件相似,有人一举通过,也有人屡战屡败,充满玄学色彩。

这种“无标准、看心情”的状态,让许多家庭在投入大量金钱与时间之后,依然难以规划孩子的教育路径与家庭的未来。


1755054128161743[1].png

香港路径

一条清晰可控的“七年确定性”之选


相比之下,香港的移民政策在法律明确性与流程透明度上优势显著。申请人可清楚知悉:只要满足七年通常性居住要求,即可申请永居。


更关键的是:通过优才/高才通计划人才签证来香港是无就业限制!专才只能为指定雇主工作,更换工作需向入境处申请)家长既可合法工作、创业,实现自我价值,也能切实支撑家庭收入。


1.明确的法律保障与续签机制

香港永居路径清晰——只需七年“通常性居住”,并不强制说要你每日居港,而是看重申请人是否以港为生活重心,并有稳定工作、业务或社会贡献。


引进人才计划如优才、高才通、专才和IANG等,每类都对应明确的续签路径。如优才续签模式一般为“3+3+2”或“3+5”,高才通A类3+3+2,BC类为“2+3+3”,满7年拿香港永居,政策条款清楚、可预期性强。


企业微信截图_17566921194073.png


2、教育无缝衔接,升学路径多样宽广

香港教育质量媲美新加坡,衔接灵活性更胜一筹:优质资源云集:哈罗、弘立、汉基等顶尖国际学校,以及传统英式名校;香港大学、中文大学等5所高校位列QS世界前100。

无缝衔接,全球通行: 香港的教育体系与全球接轨,其中学文凭考试(DSE)成绩获得全球超过300所大学认可,其中包括剑桥、牛津、耶鲁等世界名校。

内地免试招生,香港中学文凭考试(HKDSE)被誉为"黄金升学考试",获内地129所高校(含清华、北大、复旦等顶尖学府)接受为录取依据,这是新加坡身份无法提供的升学通道


3.低税率+简单税制,优化家庭资产

香港以低税简明著称:个人所得税(薪俸税)最高15%,且有高额免税额;

企业所得税(利得税)仅16.5%,无增值税、销售税、资本利得税或遗产税;

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为家庭资产的全球配置与税务优化提供绝佳环境。


4.允许工作+低成本创业,兼顾家庭与事业

与新加坡不同,香港所有人才签证均允许受雇或创业,办理人才签证家长可合法工作、开展事业。香港入境处对创业态度包容——“重实质轻规模”,只要业务真实、有办公场地和实际流水,就有很大机会获续签拿下永居身份。

如不知从何入手,也可借助如银河集团“生意星”、“事业星”等服务,低成本盘下一门现成生意,使用共享办公室、商务支持等配套,轻量、高效开启在港事业。


1755054131719568[1].png

香港身份

进退有据的家庭战略配置


选择香港身份,不是放弃新加坡,而是为家庭设置一道“安全网”,争取更多主动权:

  • 事业拓展: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助力自由衔接内地(尤其大湾区)与国际市场,享受两地政策红利;

  • 身份确定:七年获得高含金量香港护照(免签173国),子女教育多一个优质选项,彻底告别“黑箱焦虑”;

  • 生活灵活:地理相邻、文化相近,无缝往返内地与香港,更易实现双城生活,兼顾家庭与生意。


1755054131802924[1].png

行动建议:

布局PlanB,把握政策窗口期


任何政策都有窗口期。当前香港大力引才,诸如“高才通”等通道审批迅速(最快四周),标准清晰。但随着申请人数增多,未来政策亦可能收紧。我们建议正在或计划赴新的家庭:

1.理性评估:客观判断自身条件在新加坡申请PR的成功率与时间成本;

2.双线规划:不妨将香港身份当作一条并行备份路径。前期申请不影响孩子在新学业,也不要求立即长居;

3.果断决策:若你追求身份确定性、教育多元性与税务优化,那么在香港政策仍相对宽松的当下,尽早启动申请,无疑是家庭未来最重要的“保险”之一。


对困于新加坡PR焦虑的陪读家庭而言,香港身份不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而是一次战略上的主动升级。它用清晰的条款为孩子换来可期的教育前景,为家庭奠定更优的资产和事业格局。


如果你也对新加坡的身份游戏感到疲惫,不妨暂停脚步,认真审视香港这条更加透明、稳定的道路。或许,这将是你家庭未来十年最明智的一次抉择。          

了解香港身份办理/续签/留学/创业/生意/加顾问对接,有问必答


预约咨询顾问

在线咨询

微信咨询

给我致电

确定提交

推荐有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