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身份续签全攻略,高才/优才/专才/iang签证续签,一文全搞定!
银河集团成立于2007年,一直专注于香港身份规划服务,也是香港人才办官网指定的长期战略性合作伙伴,银河可以为您提供香港身份规划(优才/高才/专才/留学/投资移民)一站式服务,7年全周期个性化定制香港身份申请及续签永居方案,银河专业服务咨询:19007563909(微信同号)。
已经通过香港人才计划获批,拿到香港身份的朋友们。无论是通过优才计划、高才通计划、专才计划还是留学途径,都要经历续签这一重要环节。拿到身份仅是第一关,完成续签才是最终拿下永居的重要卡点。
拿到香港身份完成续签且连续“通常性居住”满7年,才可申请转为香港永久居民身份。

▲针对需要规划香港身份和需要续签的朋友,银河集团会定期举办沙龙活动,为大家分享续签经验和税务规划方案。
目前,港府的人才政策重心已从“抢人才”转向“留人才”,对续签的审核标准明显提升。无论是通过高才通、优才、专才还是IANG签证获得的香港身份,续签成功的关键都在于证明与香港存在“工作联系”和“生活关联”,并体现对香港的经济贡献。
本文简单为大家解析下香港身份续签的最新要求,希望对大家所有帮助,顺利走好7年转永居之路。
如果想要规划香港身份续签,可以找我们详细咨询(微信同号:19007563909),或者点击下方链接做个专业测评,测评得分越高续签更容易,看看自己可以成功续签几年?并且会有资深顾问为您详细解答↓↓
https://www.galaxyoversea.com/renewal/1?pla=an-yinhe-andyhkzt&spreadword=gw251114
一、香港身份续签核心条件
目前香港入境处对各类人才签证续签都有明确的要求,一般会从工作联系、在港逗留时长、在港居住等多个维度综合对申请人递交的材料进行评估,并相应批复续期。

我们在规划续签的过程中,切记提前准备,并从以下几方面针对性优化续签递交材料:
1、“两址两单”证明
目前香港身份续签逐步从“形式证明”转向“实际贡献”,入境处会重点考察,申请人在港工作或业务的可持续性,如公司营业额、纳税记录等,以及在港时间合理性。在具体对续签材料的审核中,香港立法会议员尚海龙在接受访谈中也提到过——两址两单,这是人才留港重要的参考指标!

两址:
住址证明:申请人需提供可证明自己在香港有实际居住的材料,如租赁合同、水电煤账单等。
公司地址:若申请人是以创业或自雇形式续签,则需提供真实的公司办公地址,证明公司确实在香港运营。
两单:
薪俸税税单:用于证明申请人的收入情况及其纳税记录,确保其在香港有实际的经济活动。
利得税税单:适用于以创业或自雇方式续签的申请人,证明其公司在香港有真实的经营活动,并履行纳税义务。
2、“通常性居住”联系
在港时间:建议每年在港居住≥180天,若长期离港需提供合理证明(如外派工作、境外学习),否则可能被批短期签证或拒签;
家庭联系:配偶或子女在港就读/居住(提供学校成绩单、学生手册等);
社会参与:可提供本地社群服务、保险单、香港驾照、信用卡账单等相关证明材料。
✅香港永居身份申请的要求是,申请人需要连续7年在港“通常性居住”,在港逗留时长不仅会影响续签,也会影响以后转永居申请。
3、经济贡献证明
受雇人士:需岗位与学历匹配、薪资达市场水平(建议月薪≥3万港币),提供雇佣合同、工资流水、强积金缴纳记录;
创业自雇:公司需真实运营满1年以上,提供财务报表、商业合同、利得税单,并创造本地就业岗位(建议雇佣3-5名香港永居员工)
非雇佣人士:提供佣金合同、银行流水及纳税记录。
4、续签时长
普通续签:通常按“3/2+3+3/2”模式(优才/高才)或“3+2”模式(专才),但要告诉大家的是,目前入境处批复续期并不是一定按照3年的续期来,而是根据申请人递交的材料来评估,如果材料不足以满足续签要求,可能只会批复半年续签时间,甚至有可能拒签。
顶尖人才:若在港年薪≥200万港币且纳税,可一次性获批5年(优才)或6年(高才)续签。

不管我们拿到的是哪类人才签证,香港入境处强调续签材料必须真实合理,伪造文件(如虚假水电单、雇佣合同)将面临最高14年监禁及15万港币罚款,此前已有案例因虚假居住证明被判刑12个月。
所以关于续签务必要提前进行规划,临期准备材料很可能会让入境处怀疑真实性,进而对续签会造成重大影响。
如果想要规划香港身份续签,可以找我们详细咨询(微信同号:19007563909),或者点击下方链接做个专业测评,测评得分越高续签更容易,看看自己可以成功续签几年?并且会有资深顾问为您详细解答↓↓
https://www.galaxyoversea.com/renewal/1?pla=an-yinhe-andyhkzt&spreadword=gw251114
二、香港四大人才计划续签要求
1、香港高才通计划续签要求
香港高才通计划是香港面向全球推出的人才吸纳计划,旨在吸引世界各地具备丰富工作经验及高学历的高端人才。截至2025年6月底,该计划累计申请总量达13.5万宗,获批准个案近10.9万宗。